米築

評論:到底為什麼要搶衛生紙?


    自國際紙漿調漲消息一出,各大版面網路平台幾乎都是人人去搶衛生紙的新聞,其實原物料上漲早已不是新聞,只是消費大眾比較無感,倒是做生意跟製造業或需要大量原物料成本的行業早就叫苦連天!怎麼說?因為市場對售價很敏感,大家為求生存與競爭力都盡量不漲售價,那些逐年不斷膨脹的成本只好少賺一點自行吸收。而這次藉由一種類似官方告訴你「必定漲價」的勢在必行加上媒體大肆渲染,造成群眾恐慌式掃購衛生紙,但真的有漲到這麼誇張的幅度嗎?會增加多少基本開銷嗎?其實根本沒這麼嚴重!

    這次的事件也意味著很多層面的擔憂,台灣經濟不斷在汰弱、競爭水平逐年降低,政府在利益考量下,不斷拒絕外來投資,讓各行各業和勞工幾乎苦哈哈,國際間的成本漲價是一個很大的外來衝擊,國內的各種失策,是很重的資源內耗。實施的勞基法,讓製造業、服務業的人力成本大增,與強制干涉企業制度讓生產力大降,台幣不斷升值讓出口業匯損嚴重,失敗的教育讓年輕人不如上一代般有危機意識與競爭產值。

    根據經濟部統計的資訊,創業在5年內陣亡高達99%,只有1%的人可以維持生意,但新創業者卻逐年增加,這代表著年輕人想著自己當老闆,但做了老闆以後才發現:「老闆不好當,成本怎麼那麼高?」現況幾乎各行業的源頭成本都相當高,舉凡跟建築相關從大至小、上到下至居家裝潢的基礎成本有的漲價幅度甚至是以倍數計,但售價漲的幅度卻無法跟成本相比例,讓整個金流活水狀況呈現不斷的惡性循環,能真正去面對這樣問題只有生活預算充足的人,也讓富者、恆富、窮者越窮的社會現象越趨嚴重,仇富與民粹問題,是台灣經濟停滯不前的主因之一。

    在以前台股過萬點的歷史中大家的生活可謂是雞犬升天,人人都賺錢人人都有好日子過,餐廳家家客滿街街都在消費,可現在的萬點股市卻有如假象般沒有半點經濟景氣好轉的生活現象,好似只是一個過眼雲煙的新聞一點都不被人在乎,在這樣的窘象不知還要空轉多久。衛生紙漲價瘋搶排隊只不過反映一個病態的社會現象,究竟是要「趕流行」?還是「有動機的囤貨」?亦或者真的「買多點未來比較省」?那如果一項一項的漲價,是否要換掃貨其他的東西呢?如果今天漲衛生紙明天漲垃圾袋後天漲抹布,是否這些民生用品都會堆滿每個人的家中?那如果是房價要漲是不是也會瘋狂排隊買房子呢?


   
    面對成本上漲的問題我們只能正面的去思考,薪資長年不漲的現實面下,生活開銷的壓力與數字不斷上升,讓我們可以淨儲蓄的空間與彈性越來越少,要如何從本業之外創造收入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任何人都無法阻止通膨,只有「應對辦法」才能去彌補這些增加的成本金額,或者是降低生活品質來達成平衡。假若不願犧牲節儉,又不想去開發其他收入,那麼靠張嘴一昧抱怨也無法解決現實問題,現代人要漂亮的生存下來且開心無慮是相當不容易,但變相也是可讓自己成長的機會,只在於自己怎麼去思考與正確的觀念與心態。



    成本上漲也意味著某些具有保值性增值性的產品是有投資增值空間,在時間推移之下若有不錯的眼光,也算是一種抗通膨的方式去彌補錢越來越薄的問題,現代比較常見的兩類人:第一種人,只把焦點放在表面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不願讓自己承受半點壓力:另一種是懂得先苦後甘、倒吃甘蔗能清楚面對核心問題,並設法去解決它。後者通常都能在這種過程中佔到不少的便宜或先機,而前者永遠都是被迫在不斷的浪費時間,又沒法無視需求面。所以M型化為什麼會越來越嚴重就是如此。(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