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築

隱身新竹金雅!紅磚接待會館美翻 彷彿置身藝術殿堂 | 裝潢設計



    新竹金雅重劃區新案接待中心林立,有一座特別有味道、富有特色、歷史意涵的紅磚建築隱身其中,由新竹在地傳承三代的新家華建築團隊操刀設計,外觀以最傳統原始的紅磚塊細膩砌成,牆面採RC鋼筋混凝土穩固結構,搭配鐵件、玻璃等建材,特別留下紅磚表面裸露斑駁的歷史紋理與樣貌,為的就是重拾新竹人的舊時代記憶,同時連結新家華建築的品牌理念與精神「重溫家的文化」。

    新家華建築總監林帝沅Jackson表示,台灣早期紅磚建築十分普遍,但後來因外來文化影響,興起歐洲巴洛克、美式Art Deco、日系簡約建築風格,鄉村記憶中的紅磚瓦房逐漸消失,新家華建築希望透過這座接待會館,重新找回台灣舊時代的記憶,並結合當代的建築技術,新舊文化相互融合,連結家的溫度與美好時光。



    「當接待中心不再只是一種樣貌,而是充滿著多元故事與發展性。」Jackson談到,新家華/大硯建築團隊,背後由一群對建築充滿熱忱與理想的職人組合而成,試圖跳脫傳統接待會館只能賣房的單一功能,將這裡打造成老式三合院獨有溫暖的紅磚建築,並結合藝術、文化、講座、展演的場域,甚至現場擺放多輛腳踏車、滑板車,讓孩子自由遊戲奔放,呈現多元獨特的複合式空間。

    「藝術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可以豐富涵養,更可以療癒人心。」為落實接待會館結合美術館(Community Museum)概念,室內擺設數十件藝術創作,包括裝置藝術、畫作、攝影作品等,更特別與榮獲義大利波隆納插畫首獎殊榮的知名插畫家鄒駿昇跨界合作,為接待會館量身打造十幅手繪創作,以古代被帝王權貴作為收藏珍寶之用的「多寶閣」作為主題,透過黑白色筆觸表現靜物的明度與立體感,成為空間的一大亮點。



    鄒駿昇特別談到這次的創作理念,「這件作品,形式上雖然像多寶閣的樣貌呈現,但所象徵的更像是一棟房子,一個由工整垂直水平所組成的建築體,也是保存情感的容器,畫作涵蓋許多不同層面的珍寶,他們是各種生活層面中所擷取出的物件,反映著屬於這塊土地的集體回憶。」



    「如今時代變遷,許多物件早已被新科技所取代,剩下的是對從前的一種鄉愁,也是對傳統的一種敬意。在資訊跑越快的時代,有時放慢腳步,珍惜身邊所擁有的,是必須的。」從象徵節慶和信仰的燈籠、辦桌出現的龍蝦腰子盤、賣菜常見的度量工具手桿秤到到餅模、老裁縫機、老熨斗等,各種物品象徵著各種不同百工,鄒駿昇透過一筆一畫帶觀賞者走進時光隧道,將那些曾經陪伴著大眾的生活器物,在過去日常所見而因時代變遷逐漸被遺忘的記憶重新找回來。



    Jackson談到,新家華建築深耕大新竹近30年,是一個傳承三代的在地品牌,一代從新竹市普天宮創辦人老議長鄭再傳、二代鄭董事長,到第三代新家華/大硯建築團隊,帶著近10年在竹北深耕的建築力,回到緊鄰新竹市區的金雅重劃區開發,希望打造符合當代、美學、人文與溫度的建築,並以建築職人的精神與態度,蓋一個結合藝術的半永久性接待中心,作為鄰里交流的容器,帶領新家華品牌走入鄰里人群,讓金雅重劃區有了嶄新的風貌,讓民眾細細發掘周邊生活的改變與美好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