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之一,承襲了三百多年的榮光歷史,物換星移,隨著政治經濟中心的移轉,新竹演變成人們印象中的科技之城,但歷史與文化從不曾消滅,而是用另一種形式重新編碼呈現,鴻梅文創志業董事長陳添順為了推行新竹文化產業,先後成立「或者」書店與「或者工藝櫥窗」,將美學落實於日常生活,帶來不一般的生活方式。文/鄧淑還
生活美學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同時也是生活品味的展現,鴻梅文創將第一個文化據點選定在竹北的「或者書店」,突破一般的書店經營模式,提供民眾以書為核心、全面而深刻的文化體驗,同時舉辦多場職人交流,讓每個來到「或者」的民眾都能帶回獨特且珍貴的收穫;除了書店,鴻梅文創更想著是不是有機會讓工藝美學落實於日常生活呢?於是「或者工藝櫥窗」在多方思考與積極實踐下誕生了。
老屋新生命 啟動美學生活
「或者工藝櫥窗」選定新竹舊城區的大同路「金菊美髮廊」原址開設「或者工藝櫥窗」,除了承襲推廣生活美學的思維,從選址到內裝規劃,都期盼讓舊城區有歷史故事的老建築可以獲得新生命。
「金菊美髮廊」於民國四十五年所建,比鄰許多具生活感的老商店與傳統工藝店,是老時代中商業氣息相當濃厚的一區,同時也承載許多老新竹人的共同回憶,保留原有米色抿石子外牆再用心賦予新生命,從遠處端詳「或者工藝櫥窗」,彷若一個櫥窗般成為展示美工藝之處,削弱濃厚商業氣息的店面,展開雙手歡迎訪客的到來。
老建築與新工藝
在過往,多數人總認為「工藝美學」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以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傳統工藝與老建築,似乎細膩講究的手工樣式與精工雕琢之美不適用在講求便利快速的生活裡,只要「可以用」就不必追求講究器具的美,除此之外,傳統工藝也正面臨存續考驗,無論是樣式或是銷售收入的不穩定、無技藝繼承者的窘境,讓傳統工藝產業出現斷層與凋零,彷若是不可避免的最終結果。
「讓工藝妝點生活、增加工藝設計與生活感的連結,導入新興設計能量來活化傳統工藝,讓消費者進而產生購買需求與意願,工藝職人得到穩定的經濟支持的同時,才能有更多的工藝創新與傳承的力量」副店長許景怡如是說,看似現實的結果論,其實更是「或者工藝櫥窗」經過多方探討得之的最佳解。「或者工藝櫥窗」打破固有思維,將工藝美學主動推向新竹的日常生活,將主題設定於工藝選品、展覽與飲食體驗,期許為使用者展現生活中的實踐美學。
在二、三樓的空間,「或者工藝櫥窗」以不擁擠的空間走道讓消費者能漫步、細細品嘗每個角落,明亮的採光使人舒心自在,二樓的牆上鑲著工藝體驗者的作品,成了另一種永恆的展演品;踏入前往三樓的階梯時,一片裸露的牆是老屋過往的歲月所在,斑斕多彩的顏色讓人不禁讚嘆「好美!」
與工藝家的午茶時光
「或者工藝櫥窗」讓工藝美學走入生活,首波展出的工藝品主要是生活道具,包含杯、碗、盤、茶具、酒器、咖啡器具等,許景怡透露,不少都是介於20-30代間的年輕工藝家,「或者工藝櫥窗」不只是工藝家的交流平台,提高作品能見度之外,更是成為年輕工藝家的「推進器」。
「工藝品不只是靜態的陳列,加上貼近使用者經驗的設計、細膩獨特的工藝、參與製作體驗的消費,這三方將會轉動正循環,讓工藝與生活有更全面的轉變」,於是不定期在三樓的展演廳,設計了一席和式的座位區及展覽空間,遇見工藝家的午茶時光處所就此誕生,請來各領域的工藝家與民眾交流分享,讓藝術走入日常生活。
親自體會以展帶售
在「或者工藝櫥窗」四樓則是食飲空間,是提供民眾以工藝品來品嚐咖啡、茶飲的歇心之地,仔細一瞧,保留了老屋的磨石子地板,加上原有的挑高設計、窗格、鐵花窗,充滿木香的環境,彷若回到老時代的懷舊時光,菜單內都是精選的在地茶品,像是東方美人、桂香包種,特選咖啡、酒類,還有富有特色的小點,在緊湊的生活步調稍作喘息,親自感受老屋的文化與美好,用工藝職人的作品啜飲每道飲品,落實生活的工藝美學,初來乍到的你可能不會第一時間就選購工藝品,但在手心把玩、親自使用過後,就能感受到工藝家的誠摯心意。
許景怡談到,鴻梅文創志業不只是經營單點的存在,而是要串聯文化社群,初步有「或者書店」,接著是「或者工藝櫥窗」,之後更有可能是「或者文旅」的出現,從點到線到面,讓美學展現於生活的每個角落,用不同形式來喚醒大眾對於美學的注意力。
鴻梅文創志業團隊力量強大,擁不少在地優秀的年輕人才,從企劃、策展到設計,一條龍的經營方式讓鴻梅文創志業擁有獨特的競爭力,未來將持續在在新竹推行文化產業,讓背後重要的文化價值達到溝通交流!
【或者工藝櫥窗Profile】
經營項目:工藝選品、展覽與飲食體驗
營業時間:12:00~19:00,每周二公休
地址:新竹市東區中央路75號
電話:03-522-0500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OrCraft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