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看見台灣建築美學實力!台灣建築師沈庭增以「枝光院/Light House」透天集合住宅獲頒2018美國Architizer A+ Awards中層集合住宅評審團首獎與網路票選首獎肯定,成為建築界的台灣之光。
世界最大的建築獎之一,素有「建築界奧斯卡」美譽的美國Architizer A+ Awards(A+國際建築獎),每年吸引超過100個國家、數千件作品參選,並由400多名知名建築師評審出各類別最佳建築,「枝光院/Light House」擠下全球知名建築師作品,成功拿到首獎殊榮,震撼國內建築界。
擠下世界級建築師
2018 Architizer A+ Awards(第六屆)公布獲獎名單,來自台灣的沈庭增建築師以座落在竹北的台灣透天厝「枝光院」,打敗了當今兩位世界知名的女建築師包含已故建築師Zaha Hadid、Studio Gang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Jeanne Gang建築師)以及挪威知名建築師Reiulf Ramstad、美國Valerio Dewalt Train Associates, Inc.等四件國際作品,拿下2018美國Architizer A+ Awards「中層集合住宅」「評審團首獎」與「網路票選首獎」,讓台灣的建築作品在世界的建築舞台發光。
人與自然共處住宅
「這個自然不僅僅是植物,更是光與空氣。就是這樣的新型態的台灣透天厝,奪下了國際建築首獎!」在台灣,連棟透天厝成為一種普遍的住宅類型,透天厝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建築設計上已經有個約定俗成的「公式」,這個公式讓建築出現許多阻隔自然的元素,比如設置頂蓋的車庫與封閉的樓梯間,讓內部空間極大化,卻讓生活少了點可能性。沈庭增建築師的「枝光院」試圖在有限的土地上,作一個可以讓自然透入,以及人可以與自然共處的住宅。
定義建築城市關係
「建構一座美好城市,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建築、城市與生活的關係。」出生於嘉義的建築師沈庭增,所帶領的事務所團隊成立於2013年,以重新理解建築的態度,賦予每個建築角色平衡而適切的形式,嘗試表達出新的空間與生活場景。近年投入參與公共建築及住宅設計規劃,致力於創造新型態的生活場景及建築空間,作品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第三屆X-site計畫「浮光之間」、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培育館、有木建設「枝光院」住宅、嘉義火車站前廣場設計案等。其中「浮光之間」被提名2016國際權威建築獎英國AR新銳建築獎(AR Emerging Architecture Awards),成為近十年來唯一入圍的台灣建築師。
除了建築,更藉著繪畫進行時間與空間探索,藝術展出經歷包括東京 GEISAI#12 繪畫展覽,台北《我曾看見一部未來機器》繪畫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