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買房前,肯定經歷這一段,詢問父母家人的意見,確認朋友同事的想法,甚至看到不錯的房子,帶了一大堆親友來看屋,心裡總是希望得到大家對的認同,可往往事與願違,得來的卻是一陣嫌棄,有時被搞昏頭不知道到底要聽誰的?當然也有很多個性強勢的親友,會希望照著他的想法走,但仔細想想買房這麼重要的事情,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被親友牽著鼻子走。
如果你是第一次購屋,更應該把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長輩以前買房非常辛苦,房貸利息超高,還得同時養育孩子,因此影響著現在許多傳統的父母親,希望孩子買房現金準備多一點,寧可不要向銀行借錢,也不會被房貸追著跑。願意為子女出資買房,卻全數交由子女決定的父母親其實比例極少,爸媽總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仔細想想,「市場上真的有長輩滿意的產品嗎」?答案是:沒有。
買房是人生大事,更應把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上,曾經有個真實案例,某位林先生不顧家人反對,在當時尚未開發、荒煙蔓草的重劃區大膽買房,甚至為了房子還鬧出家庭革命,幾年過後,重劃區逐漸成長蛻變,長輩才急忙改口說,「你真是有眼光!」若當時這位林先生遵造長輩之意,可能十年後還買不了第一間房。
那麼好友跟同事們的意見呢?當你在詢問別人購屋想法時,請先搞清楚自己的動機是什麼?是問心安?還是想聽到認同的話,或是只是單純詢問意見呢?若不清楚,就別問了!
因為他們不會對你負責?舉例來說:
1. 你聽他們的意見買了房子,結果賺了錢,你會分紅給他們嗎?
2. 你買了房後去問了他們的意見,結果得到的答案是,又爛、又貴,難道你要放棄並付出代價換房子嗎?
3. 你照了他們想法買了房子,結果各種問題產生很大的困擾,他們會幫你解決問題嗎?
4. 你聽了他們的想法買了房子,結果間接虧錢,他們會把你的損失賠給你嗎?
同理,當有人問你意見的時候,你也應該強調免責聲明,單純給予中肯的經驗就夠了。講太多是錯,容易產生誤會,講太少又會讓人覺得不夠誠懇,但其實買房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決定,不需任何人為你背書與承擔。購屋如同娶妻生子,真的不需要特地遵照父母意見,當然更不需要比照朋友同事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與理想,應該要自己掌握,真的不需全部交由他人之手。(房市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