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建商購地Q2季減近7成
中央銀行土融限貸4成、房市買氣清淡,再加上美國關稅戰為下半年景氣蒙上陰霾,建商購地縮手。據調查,第二季土地交易金額縮水至270億元,為近八年同期最冷,季減58%、年減52%,其中建商單季購地金額僅140億元,較前季大幅萎縮近7成。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Z4Yle3
【工商時報】新竹淪衰退王 房市續凍 推案量大縮水
房市買氣觀望,短期內還難以走出冷凍庫。《住展雜誌》調查,上半年北台都會區預售屋及新成屋推案量僅5,780億元,比去年同期量縮達26.8%,新竹淪為「衰退王」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o8OKyD
【工商時報】銀行挑客戶阻買氣? 購買房地產信心指數創58個月新低
房市景氣低迷,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佈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調查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6月調查結果為94.62點,與上月相較下降0.57點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1KrkXm
【工商時報】「房價超漲」區域房貸被緊盯!議價空間逐步加大
今(2025)年整體房市已正式進入交屋高峰期,並且最少還會持續三至四年之久;不動產專家、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因此,購屋標的選擇性也會越來越多,因此,購屋之前除了貨比十家之外,更應注意「時機、地點、產品」、貸款額度與結構安全等相關細節。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Z4DMGW
【工商時報】一家三口成過去式 每設籍住宅人口跌破3人大關
隨著少子化趨勢,加上近年因囤房稅節稅分戶需求大增,全台設有戶籍住宅人數第一季跌破3人大關,平均每戶僅2.95人,六都中僅有台中超過3人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6KAbKZ
【工商時報】年輕人買不起!台積電「結構性剝奪」4縣市10年房價翻3倍 網辛酸:整個世代被犧牲
現今配合政府政策銀行房貸審核嚴格,讓整體房市趨緩,但房價仍是居高不下。央行總裁楊金龍在最近一次的央行理監事會後坦言,「房價還在成長,只是緩慢」。就有網友在Dcard上直指高房價的原因是「台積電讓台灣年輕人買不起房」。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EVObQ0
【聯合新聞網】央行打房有3大目標 專家評「期待鬆綁是美麗的錯誤」:達標前不可能
央行打房的幾個目標——「降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房市軟著陸」。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K8VOOq
【聯合新聞網】買房最大雷區是「貸款」!內行曝3要點:房貸沒有容錯空間
買房最大地雷不是房子,是你「還沒搞懂貸款」就簽約了!房子可以慢慢挑,但貸款出錯,只要一次就會 GG。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nmWlpD
【聯合新聞網】打房不是不能投資房地產...是有2前提!專家「持有期長」:別當股票操作
現在政府的方向很明確:如果你手上有點錢、想要投資房地產(不只握有一間房),可以,但得接受「低槓桿+資金停滯期拉長」的抑制。換言之,就是要「長期持有」。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W0p8zL
【經濟日報】購屋人「時間換空間」 去年第4季全國平均房貸年限26.4年
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2024年第4季全國平均房貸期數達317期,追平前季的歷史新高紀錄,相當於全國每位購屋人平均還款年限約26.4年,反映高房價環境下,民眾傾向拉長還款年限以減輕每月財務壓力。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XAva3j
【Yahoo!房地產】銀行挑客戶阻買氣?房地產信心指數創58個月新低
銀行挑客戶阻買氣?台灣房屋27日發布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發現購買房地產信心指數創58個月新低,連續4個月落在100以下的悲觀區間。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QY8VOo
【住展房屋網】房價高漲催生長年期房貸 全台平均貸款年限持平歷史新高
在房價持續推升下,國內房貸市場出現明顯結構轉變。根據最新統計,去(2024)年Q4全國平均房貸期數達317期,換算約26.4年,不僅與前一季持平,也再度追平歷史最高紀錄。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W0p877
【財訊快報】高房價環境,30年房貸漸變新常態!去年Q4平均房貸期數317期平新高
根據統計,2024年第四季全國平均房貸期數達317期,追平前一季的歷史新高紀錄,2022同期全國平均房貸期數還在300期以下,反映高房價環境下,民眾傾向拉長還款年限以減輕每月財務壓力。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YYZko4
【自由時報】拉長房貸就沒壓力?新青安下首購族恐陷「慢性負債陷阱」
根據統計,2024年第四季全國平均房貸期數達317期,追平前一季的歷史新高紀錄,2022同期全國平均房貸期數還在300期以下,反映高房價環境下,民眾傾向拉長還款年限以減輕每月財務壓力。
想看更多:https://reurl.cc/M3nM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