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世界從來就是不斷進步的,在精神上、物質上、科學上都是如此。從宏觀的一面來看,每樣東西在進步的過程中,不是誰淘汰誰,而是去蕪存菁了某些部分。都市的興衰其實也是如此的。以
「歷歷維新夢,分明百日中。莊嚴對宣室,哀痛起桐宮。禍水滔中夏,堯台悼聖躬。小臣東海淚,望帝杜鵑紅」這首詩,是年時變法失敗的康有為,流亡東瀛時所做的,詩的內容正是感嘆當時的宮廷政爭毀掉清朝維新自強的最後
如果一個集合住宅沒有任何休閒或娛樂性質的公共設施,你直覺這是怎麼樣的一個社區?榮眷國宅?社會住宅?在去年月日,內政部部務會議通過「地籍測量實施規則」修正草案,取消雨遮、屋簷的登記後,日前內政部再拋議題
「雨遮一坪、萬,又不是土匪。」年月日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撂下這席話後,讓雨遮的爭議浮上檯面。儘管後續建築法規、預售屋定型化契約做了局部修正,演變至今現制上的「只登記,不計價」,多數消費者還是視之為「鳥
自年政府出手打房,至今快滿年,從奢侈稅、實價登錄、房貸限貸、土融管制、房地合一課稅、興建合宜住宅,到調漲地價稅、房屋稅。一連串的七傷拳打得建築業者、房仲掮客、售屋屋主,還有購屋買方,通通掛彩。日前行政